Friday, August 27, 2010

帝王们的艺术工程

宋元明清的帝王们是如何搞艺术工程的,收藏艺术品,建书院画院,分类编目,其中当数宋徽宗的成就最大,他在位期间收藏编目的画品、书品、青铜器,都为后世搞研究的人奠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。帝王们之所以能做到这步,是因为他们有权,要什么就能有什么;有人力,周围的文臣们都是经科举选拔而来,满腹经纶,亦有艺术欣赏鉴赏的眼光;有财力,有的是民膏民脂供他们挥霍。当然也得承认,帝王们也是有艺术修养的,尤其是他们看重这份祖先留传下来的文化,发扬这份文化,尽管他们有自己的统治需要,有自己的政治偏见,后世的人们还是要感谢对中国文化传承作出贡献的帝王。

Thursday, August 26, 2010

伊拉瓦底江畔

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缅甸的伊拉瓦底江,那儿的文化受中国南昭古国的影响很大,随着近来新的考古发现,沿江发掘了许多遗址,最早的陶器生产竟可追至新石器时代。那儿许多遗址都有砖墙,但并不见武器,人们并不好战,但砖墙防什么呢?据说他们很担忧,不知忧什么。火葬埋葬形式也有特色,陶瓮的形状及纹饰是考古学家颇感兴趣的东西,另外还有寺庙,佛像,硬币,金粒粒,很有特色。随之也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。跨越地区,跨越空间,看缅甸7-9世纪的佛教雕像建筑,与泰国、印度的风格十分接近,这个pagan 地区的佛像就是例证。到12世纪Pyu文化的兴起,之间有四百年的空白,建议以此为论文题目展开探索。

Wednesday, August 25, 2010

摩登女郎

从德川时代的闭关锁国,到明治维新的全盘西化,日本社会及文化发生了根本的变化,传统与非传统的对比,出现了绅士与摩登女郎。大正时代(1920-30年代)的摩登女郎,剪短发,露大腿,走出家门,参加工作,与日本明治之后的西化、现代化实在分不开,穿西式服装,盖西式楼房。尤其是咖啡厅这个西方人的宠儿的大量涌现,女招待成了一种新女性的时尚。职业妇女,家庭妇女都变了样,妇女杂志等也倡导女性解放,自由婚姻,女人的社会角色更加具男人气息。

Sunday, August 22, 2010

两汉至唐的墓葬艺术

东汉晚期的武梁祠是著名的家族祠堂,内有大量画像石,刻有神话故事,战争史诗,列女孝子等题材,墓室的壁画和装饰成为后世研究早期绘画传统的证据。到东汉墓葬形式发生变化,刘胜墓的出土文物及墓葬形式都是学者研究的重点。特别是玉的应用,玉向来被统治者贵族视为权力财富地位的象征,尤其是玉的资源控制、玉的雕刻技术、生产时间及难度等因素,使玉的地位千百年来受到器重。有学者认为不能单一地就物论物,而要以整体来看墓室的空间,首先祭祀的中心从宗庙移到了墓室,祭器、冥器、神器、乐器等作为陪葬品,加之墓画墓刻等代表艺术明显占据了重要地位,而所有这些又逐渐为墓俑所取代。自汉末出现墓俑,至唐代墓俑尺寸趋小,俑全身上彩,独头面留原色。

Friday, August 20, 2010

吴哥崛起与周边关系

吴哥周边地区的历史考古发现,作为物质及文化遗存,区域之间的发展有内在的联系。泰国的Dvaravati 文化受印度影响很大,以巨大的石制法轮为特征。Chenla 区域内的几个考古点也发现了早期的宗教建筑,以砖为主,石柱石碑,浅浮雕, 佛的坐像立像,它们对后来吴哥的崛起与发展有关系。有些雕刻很有特征,底部都有动物模样的顶着什么。湄公河向内陆地区的地方发现的方塔,与后来吴哥建筑风格传承颇有关系。

Thursday, August 19, 2010

德川时代的歌舞伎

今天讲日本德川时代的歌舞伎起源与发展,男人演女人的角色在日本并不新鲜,一个演员,男演员,如能把女人的细腻表现无遗,是一种功夫,需长期观察训练实践,能吸引女人并不算成功,要吸引男人,并让他们想象要是有这样的女人就好了,才算是角色的成功。虽说男扮女装,止到表演,形体与动作,表情与表现,所有这一切与内心、心理上的东西无关,但成功者必须演得比女人还要女人。

Thursday, August 12, 2010

东周青铜器

今天讲东周青铜器,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气候大有关系,诸候称雄,战事纷争,西周迁都,周礼渐弱,代之以地方色彩浓郁装饰效果强烈的青铜器具,由于代表了社会地位,也进入市场流通,重复使用纹饰模型,出现了许多西周没有的形状,等等特点。尤其是刻在青铜武器诸如剑、匕首上的盟约或是誓约,表明了统治者不相信任何为他效力的人,须用盟约加以约束,这反映了中国当时的政治文化,也为后来秦帝国创立法治开了先声。楚国故地出土的春秋时期的云纹铜禁,12条龙缠绕四周,镶嵌技术的运用,在制铜作坊地发现,不同凡响,很有意思。